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账号,请您先登录,谢谢。

5秒后跳转至登录页面...
铜陵市义安区人民政府
领导之窗 投资义安 全域旅游 智能问答 OA办公 分享
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生工程 > 政策措施

义安区老有所学行动方案

2023-02-16 17:03 来源:区发改委(粮储局)
【字号:打印

  根据《安徽省老有所学行动方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到2025年,全区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1.2万人左右(其中,线下学习1.05万人左右),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由0.5万人达到1.7万人左右(其中,线下1.5万人左右),占常住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基本建成覆盖市、县(区)、乡镇(社区)、村四级老年教育体系的服务网络。

  其中,2022年,全区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0.33万人左右(其中,线下0.25万人左右),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0.83万人左右(其中,线下0.7万人左右)。

  2023年,全区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0.38万人左右(其中,线下0.3万人左右),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1.2万人左右(其中,线下1万人左右)。

  2024年,全区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0.44万人左右(其中,线下0.4万人左右),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1.6万人左右(其中,线下1.1万人左右)。

  2025年,全区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0.1万人左右(其中,线下0.1万人左右),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1.7万人左右(其中,线下1.5万人左右)。

  二、工作措施

  (一)多措并举,扩容增量

  1.改建一批。利用现有办公用房、中小学校舍等各类存量设施资源,改建一批老百姓身边的老年学校(分校)。

  2.扩容一批。依托现有的区老年大学、老年开放大学和乡镇(社区)老年学校,挖掘办学潜力,扩大办学场所,扩充办学容量。

  3.新设一批。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举办老年学校。

  4.网办一批。发挥省、市、区三级老年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优势,做大做强老年远程教育,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便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丰富内涵,提质增效

  1.加强队伍建设。整合教育、养老、医疗、体育等各方资源,汇集社会各界力量,建设一支符合老年学校办学需求、相对稳定、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依托高校和市、区级老年大学建立一批老年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加强老年教育教师培训,丰富师资队伍资源供给。建立完善老年学校管理人员聘用制度。

  2.加强教学资源建设。认真落实全省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指导,遴选、整合、开发一批通用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开发建设一批体现铜陵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的区级精品课程和优秀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开展读书、讲座、研讨、参观、展演、游学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

  3.推进智慧教学。依托安徽开放大学,建立区级网络学习子平台和资源分中心,推进老年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加强老年智能教育,开展智能技术教育培训,挖掘推广“智慧助老”工作案例、培训项目、课程资源,有效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

  4.开展示范学校建设。对照老年大学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创建示范校。到2023年,义安区老年大学完成市级老年大学示范校创建。到2025年,义安区基层老年大学30%以上完成区级老年大学示范校创建。

  三、支持政策

  (一)加大投入。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多元主体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将各级政府举办的老年大学(学校)办学经费、专项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对改建的公办区、乡、村级老年学校,按财政供给渠道一次性分别给予不少于20万元、10万元、3万元的改造建设补助;公办老年学校,按200元/人•年标准拨付生均经费。区级财政对改造升级老年教育网络学习子平台和区级老年教育资源分中心予以经费保障。

  (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出租转让闲置的国有资产、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学校。

  (三)强化师资保障。积极支持老年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职工(含退休)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到老年学校兼职任教并合理获取报酬。高校艺体医学类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可到老年学校实习、任教并合理获取报酬。鼓励支持各地开发增设公益性岗位,向高校毕业生购买服务,到老年学校任职。

  (四)成立领导小组。根据区委区政府暖民心行动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对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工作领导,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保障老有所学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成立义安区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领导小组,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国资委)、区委老干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区文旅局、区民政局、区住建局、区发改委、区卫健委、区人社局、区科技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和各乡镇、新桥办事处等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教体局,汪全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罗荒保、田月四同志为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加强与各成员单位对接联系,研究提出需领导小组解决的问题,督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五)建立督查评价机制。有关部门定期对老年教育机构教学管理、教学活动等进行检查和督导,严格督查调度,建立完善群众评价、明查暗访、定期调度等机制,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坚持重实干、出实招、求实效,不摆花架子,不搞面子工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对工作不力、抓而不紧、效果不好的,及时通报、批评、曝光。

  (六)表彰和奖励。对老年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开展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工作和区级老年大学示范校创建活动。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老年学校工作人员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方面适当倾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铜陵市义安区人民政府

义安区老有所学行动方案

2023-02-16 17:03 信息来源: 区发改委(粮储局)

  根据《安徽省老有所学行动方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到2025年,全区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1.2万人左右(其中,线下学习1.05万人左右),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由0.5万人达到1.7万人左右(其中,线下1.5万人左右),占常住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基本建成覆盖市、县(区)、乡镇(社区)、村四级老年教育体系的服务网络。

  其中,2022年,全区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0.33万人左右(其中,线下0.25万人左右),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0.83万人左右(其中,线下0.7万人左右)。

  2023年,全区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0.38万人左右(其中,线下0.3万人左右),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1.2万人左右(其中,线下1万人左右)。

  2024年,全区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0.44万人左右(其中,线下0.4万人左右),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1.6万人左右(其中,线下1.1万人左右)。

  2025年,全区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0.1万人左右(其中,线下0.1万人左右),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1.7万人左右(其中,线下1.5万人左右)。

  二、工作措施

  (一)多措并举,扩容增量

  1.改建一批。利用现有办公用房、中小学校舍等各类存量设施资源,改建一批老百姓身边的老年学校(分校)。

  2.扩容一批。依托现有的区老年大学、老年开放大学和乡镇(社区)老年学校,挖掘办学潜力,扩大办学场所,扩充办学容量。

  3.新设一批。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举办老年学校。

  4.网办一批。发挥省、市、区三级老年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优势,做大做强老年远程教育,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便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丰富内涵,提质增效

  1.加强队伍建设。整合教育、养老、医疗、体育等各方资源,汇集社会各界力量,建设一支符合老年学校办学需求、相对稳定、以兼职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依托高校和市、区级老年大学建立一批老年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加强老年教育教师培训,丰富师资队伍资源供给。建立完善老年学校管理人员聘用制度。

  2.加强教学资源建设。认真落实全省老年教育课程教学指导,遴选、整合、开发一批通用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开发建设一批体现铜陵传统文化、地方特色的区级精品课程和优秀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开展读书、讲座、研讨、参观、展演、游学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

  3.推进智慧教学。依托安徽开放大学,建立区级网络学习子平台和资源分中心,推进老年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加强老年智能教育,开展智能技术教育培训,挖掘推广“智慧助老”工作案例、培训项目、课程资源,有效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

  4.开展示范学校建设。对照老年大学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创建示范校。到2023年,义安区老年大学完成市级老年大学示范校创建。到2025年,义安区基层老年大学30%以上完成区级老年大学示范校创建。

  三、支持政策

  (一)加大投入。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多元主体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将各级政府举办的老年大学(学校)办学经费、专项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对改建的公办区、乡、村级老年学校,按财政供给渠道一次性分别给予不少于20万元、10万元、3万元的改造建设补助;公办老年学校,按200元/人•年标准拨付生均经费。区级财政对改造升级老年教育网络学习子平台和区级老年教育资源分中心予以经费保障。

  (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出租转让闲置的国有资产、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学校。

  (三)强化师资保障。积极支持老年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职工(含退休)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到老年学校兼职任教并合理获取报酬。高校艺体医学类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可到老年学校实习、任教并合理获取报酬。鼓励支持各地开发增设公益性岗位,向高校毕业生购买服务,到老年学校任职。

  (四)成立领导小组。根据区委区政府暖民心行动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对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工作领导,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保障老有所学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成立义安区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领导小组,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国资委)、区委老干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区文旅局、区民政局、区住建局、区发改委、区卫健委、区人社局、区科技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和各乡镇、新桥办事处等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教体局,汪全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罗荒保、田月四同志为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加强与各成员单位对接联系,研究提出需领导小组解决的问题,督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五)建立督查评价机制。有关部门定期对老年教育机构教学管理、教学活动等进行检查和督导,严格督查调度,建立完善群众评价、明查暗访、定期调度等机制,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坚持重实干、出实招、求实效,不摆花架子,不搞面子工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对工作不力、抓而不紧、效果不好的,及时通报、批评、曝光。

  (六)表彰和奖励。对老年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开展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工作和区级老年大学示范校创建活动。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老年学校工作人员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方面适当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