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为民生幸福“开路”
2021-01-19 09:45 信息来源: “义安政务”微信公众号
时至岁末年初,正是繁忙的时节,在义安区S320、S321公路和朱永路等主干道路上,一辆辆货车满载丰收的喜悦,南驰北往。一条条宽阔畅通的大道、来去如梭的城乡公交、便捷的配套服务设施,让人幸福加倍。
俯瞰义安大地,宽阔平坦、干净整洁的城乡道路,通村入户、快速便捷的“四好农村路”,宛若一条条玉带,在义安大地纵横交错,起伏延伸,构筑起城乡贯通、乡镇互通、村村连通的现代公路交通网络。截至“十三五”末,我区通车公路总里程1268余公里,其中国道70公里,省道172公里,农村公路1026公里。一条条坦途大道,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更为义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完善路网,惠民路越走越宽
随着我区进入“两高时代”之后,通过近五年的努力,我区的公路路网正在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逐步成网、国省干线公路有效升级、农村公路持续提质,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硕果累累,一个内联外通的城市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
2016年——2019年,我区先后实施交通重点项目11个,已完工9个,在建2个,累计完成投资40.42亿元。其中高速公路(铜南宣高速铜陵段)10公里,一级公路(含市政一级公路)63.662公里。航道升级改造11.6公里(在建),翠湖二路东延伸项目3.2公里(在建)。
其中,铜南宣高速公路铜陵段工程全长10公里,项目投资5亿元,2016年竣工已投入使用。朱家嘴至永丰公路工程全长18.2公里, 项目投资13.9亿元,2016年12月竣工投入使用。滨江大道北段二期工程全长5.679公里, 项目投资1.96亿元,2018年竣工投入使用。京福高铁站前路及广场路二期工程站前路长2.0公里,广场路长1.2公里,项目投资2.6亿元,2016年竣工。铜芜路改造工程及绿化提升路面改造2.2公里,新建一级公路1950米,宽48米,实施经十三路至白杨坡五岔口绿道提升5公里,项目投资1.2亿元,2017年竣工投入使用。S321黄浒至白杨坡改建工程全长10.1公里,项目投资2.56亿元,2017年1月竣工投入使用。G236白杨坡至火车站道路升级改造全长17.3公里,一级公路,宽32米,总投资7.8亿元,2019年竣工投入使用。S423坝白路改建工程全长5.833公里,总投资3.3亿元,于2018年竣工投入使用。顺安河道整治二期工程全长11.6公里,计划总投资3.15亿元,项目在建,目前已完成疏浚工程5.5公里。S217白杨坡至新桥段灾毁重建工程全长1.3公里,总投资1.5亿元,于2019年竣工投入使用。翠湖二路东延伸段全长3.2公里,计划总投资2.6亿元。目前正在施工,计划2020年底完工。
“十三五”期间,我区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行区、乡、村三级“路长制”,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289公里、扩面延伸工程86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完好率达90%以上,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养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群众参与,建养管运一盘棋
“三分建,七分养”,把路修好只是起点,后期高质量的养护与管理措施同样关键。据区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所所长佘贵斌介绍,我区已于2018年实现了农村公路养护“全覆盖”,2020年,全区共有940公里农村公路“全覆盖”养护,年投入管理养护资金达279万元。
在农村公路养护中,我区通过农村公路养护社会化试点,养护资金根据考核结果拨付,切实解决重建轻养、管养责任主体缺位、管养机制不活、管养质量不高等一系列制约农村公路良性循环发展的问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有路必养、养必见效、有路必管、管必到位”,使全区农村公路管养工作走上了一条市场化、机械化、专业化快车道。于此同时,我区还实施了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平交道口整治工程、路肩硬化工程、桥梁隐患治理工程(含增设警示桩、增设标志标牌、增设错车道和路肩硬化等)、乡镇文明样板路创建工程建设。
公路网的逐步完善,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大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在美丽乡村犁桥村, 村民汪德华在村里开了一家农家乐,他说现在交通方便多了,游客也越来越多了,农家乐的生意也随之越来越好了。汪德华亲眼见证了家乡道路的变化,他认为如今生活在农村也很方便、很幸福。
“四优”公交 助力乡村振兴
五年来,我区在不断延伸和拓展城乡交通网络的同时,还注重进一步提升城乡客运服务能力。全区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解决城乡居民出行难、停车难、候车难等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1月4日上午9时,在钟鸣镇泉栏村,一辆2902路公交车缓缓停靠在村口的招呼站。公交车停稳后,候车的村民们拿上自己的物品陆续上车。
村里通上公交车,这让在泉栏村生活了一辈子的俞修停深有感触:“以前,我们要去镇里或者去城里都是靠两条腿,后来骑自行车、电瓶车,现在出行方便多了,公交通到家门口,太阳晒不到、雨也淋不到。”俞修停说,开通了2902路公交,极大地方便了泉栏村民出行,特别是对于老年群体而言,达到70岁的老年人还可以办理老年卡,出门坐公交在全市范围内都是免费的,对此他表示非常满意。
泉栏村属于后山区,是我区最偏远的乡村之一。从2020年8月15日开始,泉栏村以及全区各个建制村陆陆续续开通城市公交。目前,全区共开通城市公交线路30条,投入营运公交车辆230辆。其中2020年新增开通42、43、44、48、55、56、2701、2901、2902、45、2401、2402、31、49等14条公交线路,另有3家农村班线客运企业经营的5条线路主要分布在天门镇、胥坝乡、老洲乡。
建制村通客车是连通民意、凝聚民心的基础工程,是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行有所乘”的民生服务。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公交、农村客运无缝衔接,形成了城乡资源共享、衔接有序、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新格局,为全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便捷、实惠的公交出行服务。目前,全区99个建制村全部开通了城乡公交,年运送乘客约500万人次,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打通。
交通大发展、道路大畅通、城乡大融合。交通畅达,方能带来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快速流动,这对义安的交通圈建设、经济结构升级、旅游发展等都带来了积极意义。展望未来,我区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描绘出魅力义安新画卷,让人民群众共享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红利,八方通衢的大交通将为义安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彭兰兰 李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