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审代训”中提升审计技能 ——参加审计署“以审代训”感悟
2022-11-24 16:47 信息来源: 政府系统.区审计局
审计高质量发展要求下,能审、会写、能说、会干的审计综合型人才,已成为审计刚需,为适应新时代审计,“以审代训”这种新型培训方式应运而生。此培训方式打破传统培训模式,开创审、训结合新模式,选取基层骨干审计人员,参加高层次审计项目,形成学中干、干中学交互融合,提升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水平,打造上下联动大审计格局。
2022年8月至11月,我有幸被安徽省审计厅推荐参加了审计署举办“以审代训”方式的央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一场让人受益匪浅、感受颇深的学习。培训中通过南京特派办企业处的老师们现场授教,开阔了审计视野,提升了审计思维能力,接触到很多前沿的审计方法和创新的审计手段。
一、缜密审计流程,严格规范审计。
严把“六节点”规范审计业务。一是严把工作程序节点。从审计计划安排、审前调查、现场实施、出具报告、决定执行、档案归集整理全过程严格按规定落实,确保质量。二是严把审前调查节点。对审计项目,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熟悉集团公司各部门的业务流程,掌握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各子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通过各大数据平台,采集信息,统计比对,筛出疑点、线索,制定审计重点明确、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三是严把审计进点节点。要求集团公司全体班子成员、集团各部门负责人及各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参加进点会,向他们讲清审计目的、要求,部署具体工作安排,并对其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做出书面承诺。四是严把审计取证节点。要求被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的相互关系,要求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全面反映审计事项的所有问题,把问题查深查透并准确反映在审计报告中。五是紧盯审计定性和处理环节。对查出的违规违纪问题,经由审计组、法规处审核,并由审计业务会统一研究决定,按照处理处罚相当的原则,统一对审计事项的定性和处理处罚。六是严把审计整改环节。建立审计整改平台系统,审计问题逐一登记编号、逐一登记整改措施、金额,适时掌握整改制度制定和整改追责情况,实行问题整改销号制,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
二、先进审计手段,实现高效审计。
积极运用信息化审计手段,提高审计效能。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以信息化创新引领审计方式方法变革,从数据审计入手,深入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采集分析集团及子公司各项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利用署大数据分析平台,同社保数据、工商数据、税务数据等进行横向关联,筛选问题疑点数据,进行“点穴式”审计;同集团支付数据、采购数据等进行纵向关联,从中发现疑点来确定审计重点,创新了审计思维,较好地补齐了传统审计模式短板,充分发挥了大数据审计技术在推进审计效率和质量中的作用。
三、高素质审计团队,打造审计铁军。
以“三项措施”为抓手,建设符合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强审计工作特点的高质量专业化审计队伍。一是以政治引领为抓手。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整个审计工作,注重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党建工作,各审计小组成立临时现场党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日活动,落实落细党员组织生活工作,将现场审计与政治学习相融合,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能力,强化政治素质,为履行新时代审计工作职责和使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二是以提升专业能力为抓手。突出综合研究能力培养,加强信息化审计干部队伍建设,调整优化人员专业素质结构,通过审计人员专题培训、实战锻炼等,以达成审计干部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审计现场不定期开展业务讨论会、分阶段总结交流会,通过各参审人员阶段工作总结及下步谋划汇报,在大家意见相互碰撞下,提高项目审计质量,增强一线审计人员观大势谋划工作,明大局总结工作、提出高质量审计建议的能力。三是以强化廉洁自律为抓手。加强审计现场廉政防控,强化审计现场廉政监督管理,各审计小组设廉政监督专员,负责各小组审计现场廉政纪律监督,将廉政监督工作落实到位。
(铜陵市义安区审计局 任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