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区年鉴2021年——统计篇
2022-08-30 14:49 信息来源: 区统计局
【概况】2021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统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立足强化统计部门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中心和监测评价中心职责定位,坚持依法治统,保障统计数据质量,奋力开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统计工作的新局面,荣获“安徽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称号。
【统计指标】2021年主要统计指标中,实现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87.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增速居全市第一位,两年平均增速6.5%。农业总产值24.32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居全市第一位,两年平均增速6.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3.13亿元,同比增长38.9%,增速居全市第一位,两年平均增速2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14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居全市第一位,两年平均增速9.8%;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67.02亿元,同比增长81.5%,增速居全市第一位,两年平均增速49.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4.09亿元,同比增长33.8%,居全市第三位,两年平均增速14.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57亿元,同比增长11.2%,居全市第二位,两年平均增速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96亿元,同比增长21.1%,居全市第一位,两年平均增速11.6%。;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6.90亿元,同比增长28.8%,增速居全市第二位,两年平均增速14.8%;固定资产投资108.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速度居全市第四位,两年平均增速7.1%;工业性投资55.30亿元,增长34.2%,居全市第二位,两年平均增速19.0%;技改投资23.08亿元,增长30.2%,居全市第二位,两年平均增速13.2%;建筑业产值46.26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居全市第一位,两年平均增速22.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28元,比上年增长8.0%,居全市第二位,两年平均增速6.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03元,增长11.1%,居全市第二位,两年平均增速9.4%。
【统计报表】全面、准确、及时完成2020年度农业、工业、建筑、房地产、能源、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商业、劳动工资、GDP综合核算、农村住户和城镇住户等各专业统计年报和2021年定期报表任务。全年新增“四上”单位68家;新增入库投资项目126个;2021年全区“四上”单位31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8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68家、房地产开发企业33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及大个体7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0家),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196个,规下抽样样本116家(规模以下工业样本点53家、资质外建筑业样本点2家、限下批零住餐样本点41家、规模以下服务业样本点7家、劳动工资非一套表样本点13家)。
【专项调查】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的部署,认真做好文化产业单位的核定以及文化产业数据资料统计工作。完成春耕备耕专项调查、人口抽样调查、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交通运输能源消费调查、民生工程民意调查、规模以下工业和服务业调查、新设立小微企业调查、城乡住户调查、机关作风评议等十余项专项调查工作。
【人口普查】2021年“七人普”工作圆满收官,发放“两员”补助经费354.5万元,发布了“七人普”普查公报。公报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为227493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减少了25544人,常住人口下降了10.09%,年均下降1.06%。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15502人,占50.77%;女性人口为111991人,占49.23%。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3.14。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2.90%;60岁及以上人口占24.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8.92%,我区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全区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15538人,占50.7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11955人,占49.21%。与“六人普”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485人,乡村人口减少4902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41个百分点。
【统计产品服务】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调研,撰写统计分析报告供区领导参阅,在服务科学决策、综合施策方面发挥作用。印发了《2020年铜陵市义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义安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义安区经济运行监测》11期、《义安统计》8期,为区委、区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公众了解全区经济发展成果提供了翔实的统计资料。尤其是“十三五”时期义安区发展数据分析反响强烈,为全区评估“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及编制“十四五”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统计法制】继续保持统计执法高压态势,持续开展执法检查和”双随机“抽查。完成全年执法检查任务9家,“双随机”抽查15家,其中与市场监管局联合抽查2家。常态化开展现场核查。对有误差、口径方法理解偏差等问题逐一纠正,确保整体数据质量提升。全年累计现场核查企业超150家。持续强化数据质量控制管理,实现规模企业数据核查督导全覆盖,不仅维护了“数据净土”,统计调查对象法治意识也显著增强。
【一票否决】我局秉持认真严肃负责的态度,积极配合区委组织部在区管职务人选考察对象任前考察、试用期干部考核、乡镇党委换届考察等用人考核工作,提供每一位考察对象在统计履职、统计违法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全年对879名干部征求了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一票否决制”意见,确保统计造假“一票否决”制度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