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义安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06-18 16:12 信息来源: 区统计局
铜陵市义安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1]
铜陵市义安区统计局
2020年6月16日
2019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压力叠加的多重挑战,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区经济基础稳健、态势良好,人民生活福祉持续增进,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 [2] 149.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53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63.64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72.43亿元,增长3.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5:43.9:47.6调整为9.1:42.5:48.4,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4.6%。全员劳动生产率[3]85753元/人,比上年增加4158元/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5409元(折合8032美元),比上年增加1645元。
2019年全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
||
|
单位:亿元 |
|
指 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 |
149.60 |
3.0 |
#第一产业[5] |
13.53 |
2.3 |
第二产业 |
63.64 |
2.2 |
第三产业 |
72.43 |
3.9 |
#农林牧渔业 |
14.06 |
2.4 |
工 业 |
51.77 |
2.0 |
建筑业 |
11.90 |
3.3 |
批发和零售业 |
9.50 |
3.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4.73 |
5.1 |
住宿和餐饮业 |
2.41 |
4.7 |
金融业 |
8.90 |
5.2 |
房地产业 |
14.54 |
5.6 |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
4.52 |
11.3 |
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 |
17.26 |
-0.5 |
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021户,新增私营企业1275户。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1%。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21.53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农业产值12.44亿元,增长3.2%;林业产值2.01亿元,增长1.9%;牧业产值3.19亿元,下降8.2%;渔业产值2.74亿元,增长7.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5亿元,增长5.6%。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1287公顷,比上年减少221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064公顷,减少346公顷;油料播种面积5502公顷,增加67公顷;棉花播种面积40公顷,减少35公顷;蔬菜播种面积3386公顷,增加20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16314吨,比上年减产0.5%。油料产量16034吨,增产1.0%。棉花产量51吨,减产46.9%。蔬菜产量98537吨,增产2.3%。
2019年全区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
|
|
单位:吨 |
产品名称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116314 |
-0.5 |
#稻谷 |
111442 |
-0.8 |
油料 |
16034 |
1.0 |
#油菜籽 |
15386 |
1.3 |
花生 |
592 |
-9.8 |
棉花 |
51 |
-46.9 |
蔬菜 |
98537 |
2.3 |
水果 |
22512 |
-1.6 |
年末全区生猪存栏1652头,比上年减少95.3%;全年生猪出栏29437头,减少53.2%。肉类总产量11334吨,减少11.5%。禽蛋产量11795吨,增长3.2%。水产品产量15549 吨,增长2.3%。
2019年全区牧渔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
产 品 名 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肉类总产量 |
吨 |
11334 |
-11.5 |
生猪出栏量 |
头 |
29437 |
-53.2 |
年末生猪存栏数 |
头 |
1652 |
-95.3 |
禽蛋产量 |
吨 |
11795 |
3.2 |
水产品产量 |
吨 |
15549 |
2.3 |
#鱼类 |
吨 |
11795 |
-3.2 |
全年造林面积30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为39.9%。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26.1万千瓦,比上年下降3.0%。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4536吨,下降3.4%。农药施用量340吨,下降5.3%。农用薄膜使用量295吨,增长0.7%。
年末全区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3 户,其中省级29户。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产值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1.77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工业经济发展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9%,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
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 87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 159.55 亿元,比上年增长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97亿元,增长2.1%。分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产值157.26亿元,增长6.9%;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2.28亿元,下降53.7%。从主导行业看,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下降23.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0.7%,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增长5.1%,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6%,铁路和其他运输设备业增长19.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0%。
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企业28户。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6.16亿元,增长13.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火力发电量比上年下降2.1%;水泥下降5.4%;水泥熟料增长0.1%;粗钢下降0.7%;贵重金属下降20.0%;石膏板下降0.1%。
2019年全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
产品名称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60.4 |
-2.1 |
粗 钢 |
万吨 |
116.4 |
-0.7 |
水泥熟料 |
万吨 |
507.6 |
0.1 |
贵重金属 |
公斤 |
2132.5 |
-20.0 |
水 泥 |
万吨 |
140.0 |
-5.4 |
石膏板 |
万平方米 |
4278.9 |
-0.1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7.03亿元,比上年增长7.0%;实现利税总额19.68亿元,下降23.3%,其中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4.16亿元,下降21.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21.68,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34.27万元/人。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3.3%。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4户,完成总产值32.53亿元,增长8.2%;实现利润总额0.41亿元,增长286.8%。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4.03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59.2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4.32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44.5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 94.92亿元,比上年下降12.5%。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8.02亿元,下降3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13亿元,增长20.4%;第二产业投资39.07亿元,下降11.3%,其中工业性投资39.07亿元,下降11.3%;第三产业投资52.72亿元,下降14.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商品房施工面积155.88万平方米,下降12.3%;当年新开工面积23.1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2.5%。商品房销售面积32.35万平方米,增长21.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4.48万平方米,增长12.1%;商品房销售额15.73亿元,增长14.9%,其中住宅销售额11.17亿元,增长3.9%。
全年全区50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78个,与上年持平,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38个。永泉休闲度假区项目、义安经济开发区孵化器项目等15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顺利开工;义安开发区智慧路、旋力特钢环保升级治理技改等项目进展迅速;柒尚钢索钢丝绳、金鹰五矿铜铝合金项目等亿元以上项目建成运营;中鼎驾驶技术培训学校二期项目、铜陵铜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等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永泉牡丹城二、三期等房地产项目已完工并交付安置。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8亿元,比上年增长7.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58亿元,增长5.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70亿元,增长10.1%。按消费类型统计,餐饮收入7.54亿元,增长1.2%;商品零售额35.74亿元,增长9.4%。
年末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单位)[9]55户,比上年净增18户;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69亿元,下降8.0%。其中,粮食、食品类增长9.7%,饮料类下降8.2%,烟酒类增长26.4%,日用品类增长9.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5.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0.2%。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40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出口4510万美元,增长1.1%;进口9555万美元,增长30.7%。
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07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1%。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20.98亿元,增长24.9%。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73亿元,比上年增长5.1%。年末境内铁路总里程74.8公里,等级公路1295公里,其中高等公路69公里。年末农村公路总里程1003公里,其中县道144公里,乡道193公里,村道666公里,农村公路密度达到128公里/百平方公里。
年末全区机动车拥有量49713辆,比上年增长7.0%,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34622辆,增长11.0%。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49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35亿元,下降8.8%;电信(含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业务总量2.14亿元,增长8.0%。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12万户,增长17.2%;移动电话用户24.59万户,下降23.2%;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68万户,增长8.5%。
全年国内旅游总收入2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接待国内游客450万人次,增长5.9%。年末全区共有国家4A级景点(区)3处、3A级景点(区)1处。年末全区三星级及以上的农家乐共有65家,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级13家、三星级48家。年末全区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优秀旅游乡镇2个,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3个,省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
八、财政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收入36.86亿元,比上年下降5.7%。其中,上划中央财政收入23.94亿元,下降8.8%;地方财政收入12.92亿元,增长0.6%。在收入构成中,各种税收收入33.95亿元,占财政收入92.1%。其中,增值税增长2.4%,企业所得税增长29.4%,消费税增长69.2%。
全年财政支出30.83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93亿元,增长24.1%;公共安全支出1.89亿元,增长16.4%;教育支出5.42亿元,下降16.2%;科学技术支出3.23亿元,增长131.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0亿元,增长10.9%;卫生健康支出2.04亿元,增长19.3%;节能环保支出0.49亿元,下降59.5%。教育等十三大类民生支出23.91亿元,占总支出77.6%。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1.30亿元,比上年下降0.2%。其中,财产险业务保险保费收入0.73亿元,下降0.2%;人身险业务保险保费收入0.57亿元,下降0.1%。全年保险赔(给)付支出0.49亿元,下降22.4%。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0.38亿元,下降4.5%;人身险业务赔款(给付)支出0.11亿元,下降52.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区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1520人,专任教师62人。基础教育学校(园)84所,其中普通中学20所、小学29所、幼儿园35所;在校学生26579人,其中普通中学9793人、小学11139人、幼儿园5647人[10];专任教师2503人,其中普通中学1137人、小学981人、幼儿园385人。
2019年全区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人 |
|||
指 标 |
招生数 |
在校生数 |
毕(结)业生数 |
中等职业 |
619 |
1520 |
275 |
高 中 |
1195 |
3478 |
1157 |
初 中 |
2184 |
6315 |
2131 |
小 学 |
1730 |
11139 |
2285 |
幼儿园 |
2127 |
5647 |
1998 |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5.90亿元,比上年增长2.5%,实现增加值10.41亿元,增长8.2%。全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9家,拥有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 1个,拥有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个、省级科技孵化器1个。全年获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1项,获得上级资助资金 2300万元。全年申请专利580件,其中发明专利149件;授权专利41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97件。
全年商标注册申请669件,比上年增长49.7%。年末全区拥有国家级驰名商标1件,省级著名商标42件,其中当年争创2件;拥有省级及以上名牌产品16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区拥有文化馆(站)1个,剧院、影剧院1个,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23万册。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30.59万卷册,馆藏资料1.05万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全区建成8个乡镇文化站、103个农家书屋和14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全年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60场,群众性文化活动285次,专业文艺团体演出240场,各类表演团体送文化下乡 440场。全区有线电视用户达4.10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
年末全区15个医院、卫生院中,拥有床位数963张,技术人员1172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05‰;婴儿死亡率2.81‰;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100%。
年末全区拥有体育场馆2处。全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30 次,参加活动总人数7992余人次。成功举办了义安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组织开展了庆国庆“首创杯”乒乓球邀请赛等大型群体活动。我区运动健儿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第一名14人次,第二名18人次,第三名26人次。
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754万元,比上年下降2.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总户数106898户[11],比上年末增加3512户;户籍总人口301255人,比上年末增加6550人。全年出生人口2553人,人口出生率8.57‰,比上年下降2.14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718人,人口死亡率5.77‰,比上年下降0.7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80‰,比上年下降1.43个千分点。
根据全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57%,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
2019年末全区人口及构成 |
||
|
单位:人 |
|
指 标 |
年末数 |
比重% |
年末户籍总人口 |
301255 |
|
#城镇人口 |
85469 |
28.4 |
乡村人口 |
215786 |
71.6 |
#男 性 |
153405 |
50.9 |
女 性 |
147850 |
49.1 |
#0—17岁 |
47983 |
16.0 |
18—34岁 |
66051 |
21.9 |
35—59岁 |
126264 |
41.9 |
60岁及以上 |
60957 |
20.2 |
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43元,比上年增长9.1%。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64元,增长9.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882元,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77元,增长8.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820元,增长8.5%。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8907人,比上年增长5.4%;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03859人,比上年下降10.3%;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55807人,下降1.5%。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1506人,增长0.4%。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6253人,增长1.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4106人,增长0.3%。年末,全区共有10188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增长2.1%;发放低保保障金5516万元,增长11.1%。
全区拥有各类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1个,拥有床位总数达1477张。全区五保供养1079人,其中分散供养759人,集中供养320人。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分散、集中供养人均601元/月,分别比上年提高171元和24元,全年共发放五保供养资金678万元。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26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77.7%,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达97.0%。开发公益性岗位 426个。全年共开展各类就业技能培训962人,当年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548万元,增长26.7%。
十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美好乡村全年基本建成5个省级中心村、4个市级中心村和5个特色自然村。截至年末,全区已建成省级中心村80 个,整治市级中心村12个、特色自然村13个,打造美好乡村建设综合示范带15条,共完成7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入选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入选“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村庄”3个、“中国传统村落”3个、“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个。
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299天。全区PM10年平均浓度为68.8微克/立方米,PM2.5年平均浓度为44.6微克/立方米。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100%。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008吨,比上年下降2.7%,烟(粉)尘排放量2854吨,下降8.2%,氮氧化物排放量4678吨,下降4.5%。
全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下降1.67%,万元GDP能耗下降4.5%。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13%,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2起,死亡13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7起,死亡8人;工矿商贸类事故5起,死亡5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869人。
注:
[1]本公报中数据为年报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则,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地区生产总值(现价)与年平均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地区生产总值(现价)与年平均常住人口的比率。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5]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6][8][9]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法人单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及大个体、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及大个体。
[7]规模以上工业数据含新桥矿业有限公司数据。
[10]幼儿园人数为学前教育幼儿总人数。
[11]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义安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