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账号,请您先登录,谢谢。

5秒后跳转至登录页面...
铜陵市义安区人民政府
领导之窗 投资义安 全域旅游 智能问答 OA办公 分享
首页 > 政府数据 > 统计分析

2022年1-12月份全区经济运行情况

2023-02-14 10:33 来源:区统计局
【字号:打印

  2022年全区经济运行情况

  2022年,面对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频发带来的多重考验,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全区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达200.4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01.29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83.07亿元,下降0.9%。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71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343公顷,比上年增长0.8%。粮食总产量99031吨,增长0.2%。油料种植面积7216公顷,增长0.2%;油料产量21290.3吨,增长2.0%。棉花种植面积0.3公顷,下降99.1%;棉花产量0.3吨,下降99.1%。蔬菜种植面积3955公顷,增长4.5%;蔬菜产量117295吨,增长5.5%。全年肉类总产量11056吨,增长0.9%。禽蛋产量8124吨,增长16.6%。水产品产量17675吨,增长5.0%。

  二、工业经济持续发展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户,全年134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产值超亿元企业37户,其中超10亿元企业5户。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4.04亿元,同比增长5.6%;企业利润15.48亿元,下降36.8%。

  三、产业转型稳步推进

  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8户,全年43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9.3%,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7个百分点;产值占比重达27.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2.8%,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4.2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7%。

  四、建筑领域蹄疾步稳

  全年建筑业产值5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7.39万平方米,增长30.3%,竣工面积53.3万平方米,增长144.7%,商品房销售面积36.31万平方米,下降24.8%。

  五、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

  年末全区各类在库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217个,比上年增加21个。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34个,比上年减少2个;当年新入库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83个,比上年增加23个。5亿元以上项目12个,比上年增加1个。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4%,增幅比上半年提升9.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0.7%;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0%。分项目看,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19.9%;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额同比下降13.8%。总投资额中,工业性投资同比增长0.9%;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7.9%;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8.2%;建安工程投资同比增长29.2%。

  六、消费市场持续回落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2亿元,比上年下降1.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20.57亿元,下降1.0%;乡村零售额30.44亿元,下降2.3%。按消费类形分,餐饮收入9.43亿元,下降7.0%;商品零售41.58亿元,下降0.5%。

  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4户,全年79户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47亿元,比上年下降25.1%。

  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稳增长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含留抵扣税)2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年财政支出39.97亿元,比上年下降1.6%。

  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16元,比上年增长5.6%。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27元,比上年增长4.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71元,增长6.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铜陵市义安区人民政府

2022年1-12月份全区经济运行情况

2023-02-14 10:33 信息来源: 区统计局

  2022年全区经济运行情况

  2022年,面对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频发带来的多重考验,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全区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达200.4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01.29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83.07亿元,下降0.9%。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71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343公顷,比上年增长0.8%。粮食总产量99031吨,增长0.2%。油料种植面积7216公顷,增长0.2%;油料产量21290.3吨,增长2.0%。棉花种植面积0.3公顷,下降99.1%;棉花产量0.3吨,下降99.1%。蔬菜种植面积3955公顷,增长4.5%;蔬菜产量117295吨,增长5.5%。全年肉类总产量11056吨,增长0.9%。禽蛋产量8124吨,增长16.6%。水产品产量17675吨,增长5.0%。

  二、工业经济持续发展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户,全年134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产值超亿元企业37户,其中超10亿元企业5户。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4.04亿元,同比增长5.6%;企业利润15.48亿元,下降36.8%。

  三、产业转型稳步推进

  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8户,全年43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9.3%,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7个百分点;产值占比重达27.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2.8%,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4.2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7%。

  四、建筑领域蹄疾步稳

  全年建筑业产值5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7.39万平方米,增长30.3%,竣工面积53.3万平方米,增长144.7%,商品房销售面积36.31万平方米,下降24.8%。

  五、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

  年末全区各类在库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217个,比上年增加21个。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34个,比上年减少2个;当年新入库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83个,比上年增加23个。5亿元以上项目12个,比上年增加1个。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4%,增幅比上半年提升9.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0.7%;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0.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0%。分项目看,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19.9%;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额同比下降13.8%。总投资额中,工业性投资同比增长0.9%;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7.9%;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8.2%;建安工程投资同比增长29.2%。

  六、消费市场持续回落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2亿元,比上年下降1.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零售额20.57亿元,下降1.0%;乡村零售额30.44亿元,下降2.3%。按消费类形分,餐饮收入9.43亿元,下降7.0%;商品零售41.58亿元,下降0.5%。

  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4户,全年79户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47亿元,比上年下降25.1%。

  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稳增长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含留抵扣税)2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年财政支出39.97亿元,比上年下降1.6%。

  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16元,比上年增长5.6%。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27元,比上年增长4.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71元,增长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