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2020年底,《义安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实施工作全面结束,需要制定新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全民健身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继续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高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扩大体育供给,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义安发挥积极作用。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1年9月,区教体局即着手筹备《实施计划》的起草,对全区的全民健身工作进行全面调研,多次召开局领导班子、股室负责人会议进行研讨,并草拟了《实施计划》(初稿),2022年10月,随着国家、省、市全民健身计划的相继出台,我局组织人员对《实施计划》进行了修改,《实施计划》成型后,向有关单位及乡镇人民政府书面征求了意见,根据多方意见和建议,对《实施计划》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实施计划》(送审稿),通过2023年2月25日区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审议。
四、工作目标
到2025年,建成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群众健身意识全面增强。“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目标全面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超过42%,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5名,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2.5%。
五、主要任务
一是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打造健康义安载体。加强设施建设顶层设计,落实铜陵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2021-2030年)》;均衡体育场地设施布局,到2023年实现我区城乡居民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举步可就”,到2025年,全区建有1个体育公园和2个以上“口袋体育公园”,新建全民健身步道17公里;扩大体育场地设施开放。落实好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政策。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一场两门、早晚两开”开放试点工作。鼓励企事业单位现有体育场地面向社会开放。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及运营。
二是坚持以赛事为引擎,推动健康铜陵建设。组织群众身边赛事活动。以“全民健身,健康义安”为主题,举办全民健身“四球一舞”业余联赛、社区运动会等,完善全社会参与、多项目覆盖、多层级联动的赛事活动体系。引导创建全民健身品牌活动。推广民间传统运动项目。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赛事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特色运动。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建立衔接有序的“三大球”训练、竞赛和培训体系。推广传统运动项目,培育户外运动、水上、汽车摩托车等休闲运动项目;推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经常性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适老化改造,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赛事活动。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开展少数民族体育赛事。举办农耕健身等赛事,开展妇女体育活动。
三是提升全民健身指导水平,夯实健康义安根基。建成义安区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实现常态化服务;培养科学健身指导队伍。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管理,扩大人员规模,提高人员专业素质、技能和服务意识。吸引退役运动员、体育教师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到2025年,全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5名;创新科学健身模式。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建立居民体质档案。推进科学健身指导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
四是开展全民健身组织建设,激发健康义安活力。优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立以区体育总会为枢纽、基层体育组织为基础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立足群众健身需求,推动运动项目协会和人群类体育协会向乡镇(办)延伸,向行政村、社区下沉;完善扶持引导政策和等级评估机制。加大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绩效管理和评价。鼓励体育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评估。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监管机制。
五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释放健康义安动能。建设体育产业基地。积极支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采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吸引国内外体育企业和体育项目落户义安;培育体育经济增长点。推进赛事市场化运作,创办、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赛事;强力推进体育+行动。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培训等体育服务业,推动体育与健康、旅游、文化等行业融合发展。推动体医融合的健康服务模式。
六是坚持多方融合发展,拓展健康义安领域。深化体教融合。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完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深化体卫融合。建立健全体卫融合机制,推动体卫融合服务机构向基层延伸。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健康管理、康复理疗等运动康复机构;推动全民健身与科技创新相融合。利用省级智慧体育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体育赛事报名、体育场馆预约、群众健身指导等为一体的智慧体育服务。
七是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引领健康义安新方向。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精心培育和发展体育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文化。普及健康新理念,营造“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健康体魄”理念和舆论氛围。
六、创新举措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实施计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面向基层,注重结合全民健身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努力实现新建居住区公共体育设施、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加快体育场地设施更新、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社区体卫融合健康促进等方面均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不断丰富体育产品的有效供给,补齐全民健身发展短板,推进区域、人群全民健身均等化,切实增强人民对健身需求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坚持融合发展。《实施计划》在全力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社团组织等核心要素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动全民健身多元融合发展,着力突出体教融合、体旅融合、体卫融合、体科融合,并提出了具体的推进措施,进而为我区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七、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推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
加大政策保障。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级资金支持。
实施人才强体。将体育优秀人才培养纳入全区人才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体育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为体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强化监督落实。2025年,对《义安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结合安徽省全民健身发展指数评估制度,形成评估报告,加强评估结果的运用和发挥,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解读机关:义安区教育体育局
咨询科室:义安区教体局体育股
联系方式:0562-210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