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及依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筑牢安全生产基本盘、基本面,既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更是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必然要求。安徽省于2022年2月28日印发《安徽省“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铜陵市于2022年4月18日印发《铜陵市“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精神,结合《安全生产法》、《义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规划》。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立足新发展阶段,区委、区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新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将安全发展贯穿于全区经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使安全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安全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规划》围绕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进展与成效,研判了当前现状与形势,明确了“十四五”安全生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2020年9月,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印发《铜陵市义安区十四五规划编制与推进工作的实施意见》,《义安区“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被列入区一般专项规划。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就我区《规划》编制工作做出专门批示,提出明确要求。2021年6月,区安委办全面启动《“十四五”规划》的起草工作,在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多次与市安委办及相关部门进行对接、沟通,按照上下协调、基本对应的思路,经过系统研究和部门协调,2021年底,区安委办牵头起草了《规划(征求意见稿)》,并通过区司法局合法性审查。 四、工作目标 到2025年,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基本建立,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安全生产状况趋稳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到2035年,基本实现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大幅提升,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较大以上事故得到根本遏制,安全发展成为我区经济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五、主要任务 织密风险防控责任网络(6条),强化安全生产执法能力(6条),筑牢安全风险防控屏障(4条),全力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17条),强化应急救援处置效能(3条),统筹安全生产支撑保障(3条),构建社会共治安全格局(2条),实施安全提升重大工程(6条),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4条)等方面提出了7大项45子项工作任务和6项重大工作,深入贯彻国务院、省市安全生产工作“十五条硬措施”具体举措,全力防范化解安全生产系统性风险,解决重点行业领域瓶颈性、根源性、本质性安全问题,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六、创新举措 2022年5月30日下午,按照相关程序,采用召开专家评审会方式,不断完善《规划》结构完整、内容全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一致同意通过,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修改意见。 七、保障措施 (一)明确任务分工。各乡镇(园区、办事处)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和要求,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徽省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铜陵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建设规划》《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并公布安全生产重点任务和年度目标。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制定规划实施方案,细化落实规划的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明确各部门相关责任,定期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推动安全生产规划实施情况信息公开,鼓励全社会参与和监督,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 (二)加大政策支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健全完善区级财政支持安全生产政策,强化中央和地方财政经费保障,集中力量办大事,向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控、事故隐患消除工作倾斜,把安全生产财政资金管好用好。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鼓励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和社会捐赠资金增加安全生产公益性投入,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控制和事故预防作用,探索建立监管部门、行业组织、保险机构和企业多方参与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 (三)推进试点示范。深入贯彻国务院、省市安全生产工作“十五条硬措施”具体举措,以体制创新、制度供给、模式探索为重点,配合上级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全力防范化解安全生产系统性风险,解决重点行业领域瓶颈性、根源性、本质性安全问题,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做好经济发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以改善安全状况、推动安全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本级安全社区、平安校园、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建设。配合上级实施安全应急装备应用试点工程,加快推进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成果工程化应用。 八、下一步工作考虑 健全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信息通报、形势会商、协调联动等制度机制,监督指导各成员单位落实安全职责,加大督查考评力度,形成监管合力。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将定期对各行业主管部门、乡镇(园区、办事处)安全生产状况、重大安全风险防控、规划任务落实等情况进行调度督查。区安委会有关单位每年12月31日前把重点任务及指标完成情况及时报区安委办,并整理好各自台账资料,在2023年、2025年底,分别对本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评估考核结果向规划审批部门报告,向社会公布。 九、解读机关(包括解读单位、解读人、联系电话、邮箱) 解读单位:义安区应急管理局 解读人:宋吾 联系电话:0562-8820935 邮箱:tlxajj@126.com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