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义安区政府办公室> 政策解读> 部门解读
索引号: 003107815/202206-00149 组配分类: 部门解读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 其它
名称: 【区财政局】解读:《中共铜陵市义安区委办公室 铜陵市义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2年创新民生工程建设模式办好16项省级民生实事的通知》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4-25
有效性: 有效
【区财政局】解读:《中共铜陵市义安区委办公室 铜陵市义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2年创新民生工程建设模式办好16项省级民生实事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4-25 10:30 来源:区财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4月22日,中共铜陵市义安区委办公室 铜陵市义安区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2022年创新民生工程建设模式办好16项省级民生实事的通知》(义办发〔2022〕3号)(以下简称《通知》)。现就《通知》解读如下:

一、《通知》出台的背景和依据

近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做好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补齐民生短板,提升民生福祉,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关于2022年创新民生工程建设模式办好20项民生实事的通知》(皖办发〔2022〕6号)和《中共铜陵市委办公室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实施2022年省级民生工程的通知》(铜办发〔2022〕9号)精神,区民生办通过征求各单位意见,将拟定方案报区司法局审查,并经义安区委办、区政府办审核通过,印发《关于2022年创新民生工程建设模式办好16项省级民生实事的通知》(义办发〔2022〕3号),并就做好全年实施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民生工程工作相关决策部署。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重点民生工程实施为抓手,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研判和起草的过程

为确保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充分体现民意,着力谋划好2022年民生工程项目,通过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征求建议表、群众座谈会、基层调研、部门会商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通过安徽日报、省政府网站、民生专题网站等渠道公开征集意见,并积极研究吸纳。将中小学课后服务、老年助餐服务、老年人门诊就医便民服务、15分钟阅读圈建设、15分钟健身圈建设等关注度高、有形有感项目纳入备选。最终确定实施16项民生工程,今年我区继续实施省定民生工程项目。

四、工作目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加强为民办实事,推动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主要任务

《通知》根据2022年省民生工程项目的变动及时作出相应调整,2022年新增5项( 中小学课后服务、老年助餐服务、老年人门诊就医便民服务、15分钟阅读圈建设、15分钟健身圈建设),退出19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技能培训提升、文化惠民工程、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安康码”应用、中小学及中职学校教师培训、出生缺陷防治、水生态环境补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村危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建设工程、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室标准化建设等项目转为部门日常工作),调整实施1项(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工程),继续实施10项(“四好农村路”建设、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困难残疾人康复、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就业创业促进、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困难人员救助、困难职工帮扶、幼儿托育和学前教育促进、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共实施16项省级民生工程。

六、创新举措

创新推进措施,积极发挥牵头抓总职责,完善民生工程横向、纵向协调推进机制,形成层层压实责任、级级落实任务的工作格局。

一是统筹线上线下管理服务。适应常态化防疫要求,进一步创新民生工程建设模式,不等不靠、加快节奏,统筹线上线下资源,灵活采取线上服务、在线调度等方式,做好上下工作衔接,切实加快实施进度。

二是坚持绩效导向提升效果。围绕群众需求,促进多元发展,调动社区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有效供给,开展学前教育促进、困难残疾人康复项目等绩效评价,推动评价结果与政策完善、预算安排挂钩,推进民生工程提质增效。

三是加大监督力度合力推进。结合省政协“一改两为”专题民主监督行动,开展民生工程视察监督活动,要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意见征求、座谈交流和评价评议等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监督,合力推进民生工程实施。

七、保障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机制。对照民生实事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措施,细化方案,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将民生实事项目审批纳入区政府项目审批提速范畴。进一步完善政府目标考核内容,继续将民生工作纳入区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体系。

二是加大督查调度力度。加大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进度督查检查力度,加快项目实施的推进和调度力度,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

三是健全资金保障机制。优先安排和重点保障民生实事资金,确保区本级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厉行节约、科学管理,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加强对民生工程资金使用的监管。

四是完善建后管养机制。进一步明确项目所在地镇政府、主管单位的管养主体责任,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做到三个到位,即“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制度到位”,分类建立建后管养机制。

五是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民生工程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使民生实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解读机关:义安区财政局

咨询科室:区民生办

联系方式:0562-881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