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义安区政府办公室> 新闻发布> 新闻发布会
索引号: 113407060031078151/202412-00056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会
发布机构: 义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 其它
名称: 2024年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情况解读新闻发布会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2-26
有效性: 有效
2024年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情况解读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12-26 16:11 来源:区政府新闻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文本下载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6日

发布地点:义安区行政中心西0902综合会议室

发布单位:义安区科技局
    发 布 人:义安区科技局党组成员  涂修恒

新闻发布实录——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义安区科技创新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义安区2024年科技创新整体情况向大家进行介绍。

(一)加快创新主体培育。一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计划。按照高企认定时间节点,积极与拟申报企业对接,加强辅导。同时结合“双招双引”做好高企培育工作,提前介入招商项目、新入规工业企业,指导企业研发费用归集,依法依规做好科技统计工作,为高企申报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我区分三批向上推荐高新技术企业54家,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53家,预计净增20家,到年底高企有效量预计达到140家,超市对区考核任务预计8家,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27.8%,增加值增速20.6%。二是强化科小备案力度。通过部门联动、政策扶持等措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截至目前,全区已备案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业290家。三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指导。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研发投入情况,帮助企业理清研发投入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就研发投入各项激励政策进行宣传讲解,提高企业大力开展研发工作的积极性。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5.477亿元,同比增长12.9%,增幅全市第一,研发投入强度达2.59%。

(二)突出创新平台建设。一是积极搭建企业创新平台。坚持把构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作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工作。今年以来,组织7家企业申报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经市局审核推荐、形式审查和现场核查,龙峰新材料、星贝达、上峰杰夏等3家企业确认为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我区省级企业研发中心达到8家。二是推进“科技副总”工作。今年以来旭晶粉体、冠华黄金、同仁堂等企业聘请5名高校院所教授担任“科技副总”,帮助企业针对关键技术难题开展联合研究攻关,指导企业建设科技平台。三是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关键领域突破和科技创新需求,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截至目前,我区共有科技特派团5个,其中省级2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0家及创新创业示范基地6个。

(三)推进产学研合作。一是持续推进校地、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与中科院过程所、武汉理工、吉林大学、合工大等重点院校互动交流,重点推动江南大学铜陵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在义安区合作提质增效,组织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3次,解决一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使高校院所高新技术成果在我区落地、开花、结果。二是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今年以来,我区企业申报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7个,市揭榜挂帅项目6个,共争取扶持资金905万元,其中,张林渔业“大口黑鲈新品种选育及绿色安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成功获批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争取扶持资金400万元;凤丹科技“新食品原料‘牡丹籽’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其新产品开发”、兰客食品“高营养、低 GI 烘焙食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等两个项目获市揭榜挂帅类科技重大专项立项,分别获得扶持资金60万元。2024年6月28日,成功举办“安徽‘双创汇-人才安徽行’”走进义安区暨产学研科技成果推介会,邀请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20余名专家教授现场指导,6名专家教授现场开展科技项目路演和科技成果推介,发布我区企业技术难题37个。今年以来,我区企业与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13个。

(四)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一是在我区广泛开展科技政策宣传,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宣传省市区出台的各类科技创新政策,结合实际,依托“双创汇”、科技活动周等载体,主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局机关业务骨干、各类科技型企业代表、科技工作者深入开展企业开展政策宣讲、解读等活动,持续推动科技政策落实落地。二是充分利用义安融媒体、区政府门户网站等广泛宣传科技创新系列政策。制作重点突出、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科技政策宣传单,在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等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向企业和社会发放。三是加大科技创新政策奖励资金兑现。经企业申报、部门审核、会议研究等程序,今年预计兑现2023年度科技政策奖励资金637.09万元。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一是进一步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实现全区行政村“一对一”服务全覆盖基础上,加强科技特派员助农增收等活动,在凤丹、生姜、油菜等农作物种植、水产养殖的关键节点动员技术专家开展指导和服务。二是开展科技特派团队服务,联系安徽科技学院备案了“义安区健康食品产业(凤丹)”省级科技特派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和义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备案了“铜陵白姜提质增效科技特派团”。在全区打造了铜陵浩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多元农业有限公司等科技特派团;联系安徽省农科院、郑州果蔬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并对我区特派员长期帮扶点进行全力打造帮扶。

我就为大家介绍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