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铜陵市义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铜陵市义安区实施 “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方案的通知》(办〔2024〕12号)。现就《铜陵市义安区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方案》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202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皖政办〔2023〕11号)。2024年2月,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铜陵市实施 “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方案的通知》(办〔2024〕1号)。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结合义安区工作实际,起草了《铜陵市义安区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方案》。
二、实施意义
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此举通过发展肉牛产业来提高肉牛综合生产能力,加快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打造农业新优势,最终推进义安区从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跨越。
三、起草过程
2024年3月中旬,义安区农业农村局牵头起草了《铜陵市义安区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经充分征求各乡镇、新桥办事处和区财政局等10家相关区直单位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方案》。2024年3月27日以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
四、工作目标
一是提升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二是提升肉牛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三是促进肉牛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农业附加值;四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建设。
五、主要内容
《方案》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政策保障和组织领导4个部分。首先提出到2027年,全区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利用总量比例达20%左右,肉牛养殖规模力争达600头,实现肉牛全产业链0.12亿元产值目标。到2030年,全区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比达30%左右,肉牛养殖规模力争达800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0.15亿元以上。
在用好现有支持政策基础上,我区从财政、金融、用地、环保、人才、科技等方面创设支持政策。落实惠农政策,推进肉牛养殖政策性保险工作,降低肉牛养殖风险。统筹安排肉牛产业发展用地,依法依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解决肉牛养殖场(户)常见的土地难题。
我区也组建了区“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工作专班,推进“秸秆变肉”相关工作;且乡镇政府结合实际组建肉牛工作专班,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建立包保责任制度,对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一企一策”予以解决。
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大力宣传“秸秆变肉”、肉牛产业发展政策措施,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的浓厚氛围。同时,及时总结推广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六、创新举措
明确对新建或改扩建单体黄(青)贮窖、干草棚,单户收贮秸秆黄(青)贮发酵饲料100吨以上、秸秆干饲料50吨以上的,分档予以支持。支持秸秆饲料收贮加工机械购置,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通过奖励机制降低饲草成本,减轻农机购置负担,以提升秸秆饲料利用化、秸秆收贮和加工机械化水平。
七、保障措施
对从国外引进符合农业农村部标准的种公牛、基础母牛规模超过50头的,给予补助;从省外新引进基础母牛,规模超过50头的,按照“见犊补母”的原则,给予补助。支持肉牛养殖企业引进高青黑牛、日本和牛等优良品种繁育、饲养,生产高端牛肉。鼓励扩大种群规模,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参照《铜陵市肉牛养殖保险实施方案》,明确肉牛保费为450元/头(各级财政补贴80%、养殖户承担20%),赔付保额不超过15000元/头。着力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促进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解读机关:铜陵市义安区农业农村局
咨询科室:区畜牧兽医技术管理服务中心
联系方式:0562-8821075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