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财政收支情况
1-7月份,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41396万元,占区预算进度的69%,同比下降1.4%,其中:区财税部门组织收入151137万元,同比增长5.5%,占预算任务的75.6%,完成市政府目标任务的65.4%。
从收入级次看,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54873万元,占预算进度的65.8%,同比增长0.9%;地方收入完成86523万元,占预算进度的75.6%,同比下降5.1%。
从征收部门看,税务部门累计完成136136万元,占预算进度的75.6%,同比增长18.0%;非税收入累计完成15001万元,占预算进度的75.0%,同比下降46.1%;海关调库累计完成90259万元,占预算进度的60.2%,同比下降11.1%。
从各县、区完成情况看
1-7月份县区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表
单位:亿元
县区
|
累计完成(不含海关)
|
增幅
|
排名
|
县区
|
累计完成(含海关)
|
增幅
|
排名
|
郊区
|
9.6
|
44.7%
|
1
|
郊区
|
15.6
|
16.4%
|
1
|
枞阳县
|
11.4
|
11.5%
|
2
|
枞阳县
|
11.4
|
11.5%
|
2
|
开发区
|
14.8
|
8.9%
|
3
|
开发区
|
20.8
|
2.1%
|
3
|
义安区
|
15.2
|
5.9%
|
4
|
义安区
|
24.2
|
-1.2%
|
4
|
铜官区
|
11
|
3.9%
|
5
|
铜官区
|
20
|
-3.5%
|
5
|
从分税种看,1-7月份,增值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地方税种与上年同期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分行业看,第一产业较上年同期下降67.6%。第二产业与上年同期下降17.6%。其中电力热力税收行业增幅较快,同比增长129%,采矿业同比增长5.1%,制造业同比下降27.6%,建筑业同比下降38.9%。第三产业税收同比增长13.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同比增长44.8%、12.8%,其他行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1-7月份,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8255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其中,区本级支出累计完成172748万元,同比下降4.7%;乡镇支出累计完成9802万元。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技等八项民生保障支出达14542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八项民生保障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达80%。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十三大类民生支出累计150328万元,占总支出的82.3%。
二、税收主要增收、减收情况
(一)增收因素: 一是水泥行业大幅度增收。随着水泥价格不断上涨,随之增值税较大增长。二是受益于大宗产品价格高位运行,部分行业税收增长较快。上峰水泥和国电铜陵上缴增值税所得税增长较多。
(二)减收因素:今年以来,为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中央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区税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发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充分落实各类减免退税政策。另外财政非税收入,1-7月份有较大下降,原因是上年同期基数较高,有耕地开垦费影响了1.28亿元,今年同期没有收入耕地开垦费。
下一步工作安排
1.加大税收收入征收力度,保持收入稳定增长。与税务部门密切联系、联动共为,每周会商、调度,掌握重点税源,跟踪辅导纳税,一方面坚决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另一方面依法征收、应收尽收。运用涉税综合平台堵塞税收征管漏洞。指导推动乡镇和经开区做好协税护税工作。
2.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保障收入应缴尽缴。加强土地出让收入调度,自然资源部门按月倒排地块出让计划,相关部门和乡镇集中攻坚制约土地出让的制约因素,保证土地出让收入稳定、均衡入库,足额完成年度预算统筹调入使用资金,既是增强保障能力的需要,也是防范债务风险、为下年度预留专项债发行空间的根本举措。各乡镇加快完成新增耕地任务,自然资源部门按程序组织验收上报,尽快完成新增耕地交易。各执收执罚部门加大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行政性收费、罚设收入等征缴力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壮大收入规模,增加可用财力。
3.强化资金统筹使用,合理保障财政支出需求。积极应对宏观政策要素制约,统筹运用各项财政资金,把做好“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作为财政工作重中之重,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安排财政支出需求。在财政支出管理上坚持民生优先,保障各项急需又必须的支出。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新增支出需求,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各项目部门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加快年度预算项目施工进度,加快资金审批拨付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4.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认真落实向上争取考核奖励办法,激发各部门向上争取的积极性。坚持月通报、月调度制度,推动各部门抓细抓实向上争取工作。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发改部门牵头抓好项目储备,各部门抓住国家扩大对地方转移支付有利时机,主动向上对接,力争在教育、卫生、社保、水利、交通、住房保障等领域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向市财政汇报对接,在市区财政体制及区划调整过程中争取更多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