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求《义安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2017-11-20 08:48 信息来源: 区发改委
根据工作要求,现将《义安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征求意见稿)》予以公告,征求社会各届的意见与建议。公告时间11月20日至12月5日,有何意见与建议请与区发改委综合科徐中武联系。
联 系 人:徐中武
联系电话:8810097
电子邮箱:tlxzw@126.com
铜陵市义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11月20日
义安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征求意见稿)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较为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年初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行动,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工作力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基本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任务。
表一 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计划 |
实绩 |
指标属性 |
||
总量 |
增长(%) |
总量 |
增长(%)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 |
9左右 |
— |
8.1 |
预期性 |
二、规模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 |
9.8 |
— |
8.5 |
预期性 |
三、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 |
3.5 |
— |
3.6 |
预期性 |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
亿元 |
10 |
— |
20 |
预期性 |
|
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 |
12 |
— |
12.1 |
预期性 |
六、服务业增加值 |
% |
— |
10 |
— |
8 |
预期性 |
七、财政收入 |
亿元 |
— |
5 |
— |
5 |
预期性 |
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 |
10 |
— |
12 |
预期性 |
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预期性 |
|||||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 |
8.5左右 |
— |
8.6 |
预期性 |
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 |
9.0左右 |
— |
8.6 |
预期性 |
十、实际利用外资 |
万美元 |
5000 |
— |
5100 |
— |
预期性 |
十一、招商引资 |
亿元 |
100 |
— |
115 |
— |
预期性 |
十二、外贸进出口总额 |
万美元 |
11000 |
— |
11000 |
— |
预期性 |
十三、就业 |
||||||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人 |
3000 |
— |
4051 |
— |
预期性 |
2、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4以内 |
— |
3.7 |
— |
预期性 |
十四、节能减排 |
吨 |
完成省控目标 |
完成省控目标 |
约束性 |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改行动,全年共实施技改项目216个,累计完成技改投资96亿元,同比增长15.3%。完成长江岸线8家船舶修造企业整体拆除,关闭整合矿山10座,6座矿山关闭完成验收。加大闲置资产清理力度,引进韩丽耐新材料、耐洁新材料等项目,提高金力铜材、朝日电子等闲置厂房使用效益。强化金融支持创新发展,扎实做好有色金神公司、正强禽业、纽亚达等公司上市指导工作,为禾田中药等40余户企业办理“税融通”贷款1.8亿元。依法规范清理涉企收费行为,及时调整和完善涉企收费清单内容,全年取消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12项,停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23项。
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扎实开展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年活动,突出抓好企业培育、规模壮大、项目带动等重点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速度 “双提升”。新增市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企业3家、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7家,26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50亿元,同比增长 %,占规模工业比重达36%,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市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基地企业累计完成产值30亿元,同比增长17.5%。年度实施的24个新兴产业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5.8亿元,卓翔铜材一期、旭晶粉体等项目投入生产,金马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龙峰新材料等项目顺利开工。
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加强政策扶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150亿元,增长24%。加快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先后引进中科大、合工大、中科院、中矿大和江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大学生实践活动。制定柔性引进人才暂行办法,建成博士后工作站1家,筹建圣奥院士工作站,1个团队入选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现代服务业发展呈现新亮点。制定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现代服务业发展提质提档。汇成港口、友邦码头、安喜物流等投入运营,环天井湖旅游休闲园区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凤凰山旅游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举办特色主题旅游活动近20次,接待游客数超2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8亿元。电商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0亿元,建成物流中转中心2个,共有12家物流快递企业入驻智谷易购电商物流中心,邮政及“四通一达”等重点物流快递企业全面向村级延伸,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
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速,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9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1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21.5亿元,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效应凸显。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建成区级农业物联综合服务中心1个,应用示范点6个。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名特优水产品、无公害蔬菜、白姜、凤丹、名贵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稳步扩大。
(二)加快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统筹推进。
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全面推行“多规合一”,一张图编制与数据库建设有序开展,义安区空间规划方案基本形成。五松城区形象提档升级,义安花园、荷花塘小区、月瀛小区等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工,玉带河排水整治工程进展较快,农贸市场、市容环境、社区小区建设等专项整治效果明显。东部城区展现新形象,城区12条城区道路进展顺利,顺安河景观、羊湖公园全部建成,中西医结合医院、妇幼保健所投入使用,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铜陵中学东城分校、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进展顺利,东部城区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美丽乡村建设提质提标。全面完成年度14个省级中心村、5个市级中心村、坝白路综合示范带建设任务,老洲、东联、钟鸣3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顺利实施,基本完成3个乡镇建成区污水处理建设任务,乡镇政府驻地面貌焕然一新。成功蝉联“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胥坝乡群心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入选“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东联镇合兴村入列“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特色小镇培育全面启动。制定特色小镇三年培育计划,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工作机制,坚持“一镇一业”、“一镇一品”,培育发展特色小镇。江南天井小镇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钟鸣镇成功获得全国特色小镇称号,永泉度假休闲小镇、犁桥漫生活特色小镇、弘桥智谷电商小镇加快建设。
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县乡道路全面升级,136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全部竣工,完成2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实施了新山路改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庐铜铁路全线贯通,铜陵北站周边路网体系逐步完善,S423坝白路改建竣工通车,G236拓宽改造、翠湖二路东延伸段等稳步实施。防洪抗旱能力持续增强,288处水毁修复任务全部完成,黄浒河工商殿段河道治理工程、新联圩段河道治理工程如期竣工,共实施小型泵站更新改造990千瓦、小型水闸加固新建30座、农村沟河清淤整治22条、末级灌排系统改造2.0万亩。投入2000万元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维“巩固提升年”活动,在运维项目整合、市场化运维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三)实施项目带动,开放发展成效显著。
重大项目高效推进。全面落实“四督四保”工作机制,扎实开展项目落地见效年活动,安排27个投资体量大、发展效益好的重大项目由区领导领衔协调,在6月份高效开展项目协调月活动,7个重点项目参与全省调结构补短板重大项目开工仪式。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2.7%;新开工重点项目39个,占年度计划的114.7%,竣工重点项目34个,占年度计划的141.6%。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修改完善招商引资若干政策,高规格组建双招双引工作专班,健全项目预审论证、全程代理等工作制度。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累计开展“走出去”招商108余次、“引进来”专题招商对接活动377余次,加强与各类商会沟通,拓宽招商渠道,全年引进内资11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085万美元、引进亿元以项目2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
平台建设卓有成效。积极发挥园区带动作用,完善园区配套功能,增强园区承载能力。金桥经济开发区成功获得国家循环经济改造试点园区,南海路等基础设施工程进展有序,污水管网工程进展较快,龙峰新材料、国展电子二期等10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旭晶粉体、旋力余热发电等9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预计新进规上企业12户,规上企业产值达到360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新增装备制造基地开发区新增装备制造基地企业3家,基地内企业达到6家。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引领作用更加明显,牡丹精油、顺东龟鳖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坚果炒货食品加工项目竣工投产,旅天下农业科普体验园等项目进展较快,园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对上争取工作成效显著。重点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做好对上政策资金争取工作。全区共争取上级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农田水利、公共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6.5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5亿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5亿元。全年共申报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等7类共计26个大项争取国家、省和市专项资金4231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856万元。
(四)强化生态优先,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扎实做好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全力以赴做好中央、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强力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督察期间,全区共收到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件共52件,其中5件由市环保局直接查处,实际处理47件,实施断电查封5家,拆除关闭6家,移交公安部门1家,团进新型墙材信访问题整改工作得到省环保督察组充分肯定。
全面启动“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制定“蓝天、碧水、净土”工作方案,建立长效监管体制。空气质量保持稳定, PM2.5日均浓度达到年度考核指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提升4.1个百分点。水生态系统明显改善,调整完善河长制组织机构,健全河长监管制度,明确各级河长工作职责。强化排污口企业监管,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实施钟鸣硫铁矿渗水治理工程,完成团山硫铁矿、萧山硫铁矿减排项目,完成1196个土壤污染状况点位详查工作。
强力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紧盯沟渠、田间地头、村庄边际、景区周边等重点部位,集中开展陈年垃圾“大扫除”,累计清除陈年生活垃圾195吨、建筑垃圾200吨,其他杂物81.3吨,顺利通过省、市考核验收。严格对照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扎实推进农村改而工作,累计完成1513户改厕工作任务。
(五)持续深化改革,体制机制更加优化。
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编制行政监管清单,全面实施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细化行政监管责任。全面实行“五证合一,两证整合”,全年新登记各类企业490户、新发展个体工商1313户。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电子证照应用,完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率先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设完成区级确权数据库,全省首批通过农业部质检。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和“三变”试点,15个改革试点村如期完成试点任务,建成区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1个、乡镇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8个。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提量扩面,累计发放抵押贷款共8582万元,创新推出“劝耕贷”试点,累计发放贷款金额355万元;深入推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基本消除20个“空壳村”。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办理林地确权15宗,确权面积1300亩。
其他各项改革纵深推进。深化教育改革,开展新一轮岗位设置,完善“阳光招生、阳光分班”机制建设,完成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稳步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改革,246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家单位已完成数据采集审核工作。巩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优化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组建区域影像心电诊疗中心。顺利实施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体制调整,完成公管办和公共资源交易分中心改革,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进一步完善,基层供销社综合改革稳步实施。
(六)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事业稳步提升。
高标准实施民生工程。统筹各类资金累计投入5.6亿元,实施38项民生工程,惠及全区95%以上居民,其中我区投入1.5亿元,同比增长66%。11项生活保障类项目补助资金7907.33万元,17项参保服务类项目补贴补偿资金23962.03万元,10个工程类72个项目点加快建设,其中21项目点已基本完工。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就业政策,积极推动供需对接,稳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实名制4017人。深入开展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人数已达9.3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区参保23.2万,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城市低保标准继续提标。持续推进健康义安建设,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有偿签约率75%,签约居民整体满意率达92%以上,成功创建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品质”提升工作和平安校园建设,完成钟仓中心小学、新桥中心小学等7所小学校舍维修任务。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乡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基本达标。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103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继续加强。常态化实施禁放监管。开展“铸安行动”,防范重大安全风险。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虽然今年以来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但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面对日趋激烈区域竞争,我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争先进位任务艰巨。二是项目建设后劲不足,尤其是大项目不多,好项目偏少,项目转化落地总体不快,主导产业招商不够精准。三是实体经济困难依然较多,亿亨达电子等资不低债僵尸企业亟待处置,九尊雕塑等僵尸项目占用的资源亟需盘活,另外新兴产业集聚程度低、生态修复任务繁重等问题不容忽视。针对上述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全区人民团结一致、辛勤耕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任重道远,节能减排压力依然较大。二是重大产业项目难以落地生根,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三是因经济发展趋缓与宏观政策收紧双重因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四是要素制约依然存在,特别是企业资金周转难、融资难问题明显,对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带来较大影响,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区政府高度重视,正在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进取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创新驱动,扩大有效投入,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建议: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安排如下:
表二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计划目标(草案)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总量 |
增长(%) |
指标属性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预期性 |
||
二、规模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预期性 |
||
三、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预期性 |
||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
亿元 |
预期性 |
||
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预期性 |
||
六、服务业增加值 |
% |
40.7 |
8 |
预期性 |
七、财政收入 |
亿元 |
预期性 |
||
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41 |
10 |
预期性 |
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预期性 |
||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预期性 |
||
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预期性 |
||
十、实际利用外资 |
万美元 |
5000 |
预期性 |
|
十一、招商引资 |
亿元 |
100 |
预期性 |
|
十二、外贸进出口总额 |
万美元 |
10500 |
预期性 |
|
十三、就业 |
||||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人 |
3200 |
预期性 |
|
2、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3.7以内 |
预期性 |
|
十四、每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 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
人 |
完成省控目标 |
约束性 |
|
十五、节能减排 |
吨、% |
完成省控目标 |
约束性 |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产业支撑,加快创新发展步伐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坚持以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基地建设为抓手,紧跟国家和省市产业方向,抢抓“三重一创”等重大政策,重点做好金马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龙峰新材料、牡丹精油等新兴产业项目服务工作,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高于规模工业增速,新增区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企业3家。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落实好新一轮技改行动计划,加快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两化”融合,确保全年完成技改投资80亿元。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围绕精品农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凤丹、白姜等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进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健康养殖和水产基地规范化建设,重点打造一批精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农林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力争全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26亿元。
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瞄准互联网消费热潮,以电子商务发展为重点,大力实施培育壮大本土电商平台,积极支持弘桥智谷、铜草花等本土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港城国贸码头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重点推进凤凰山景区、永泉四季兰山等项目建设。推动乡村旅游上档升级,做好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扩大乡村旅游示范点规模。
加快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用足用活各级创新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积极做好国家和省市科技攻关、科技重大专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的申报管理,确保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增发明专利申请200件以上。
(二)实施项目带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化服务意识,扩大有效投入,保障重点项目高效快速推进。围绕全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加大协调力度,强化过程控制、统筹协调调度,确保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新开工重点项目20个以上,竣工重点项目15个以上。围绕重大产业项目,实施精准调度、全程服务,促进国展LED光源一体化模组、国弘新型建材等项目投产达效,做好博隆环保颜料等项目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加大对上争取力度。进一步加强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重点围绕全区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创新创业等方面,加强项目谋划对接力度,收集项目信息,做好项目谋划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上级资金支持范畴,争取全年争取上级各类资金5亿元以上。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转变招商观念,真正把招商重点放在先进装备制造、铜基新材料和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上来,注重引进体量大、质地优、带动强的项目,进一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在重点项目建设计划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实力民企投资项目在新上重点项目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5000万元以上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
(三)强化功能集成,提升园区发展水平。
提升开发区核心竞争力。抢抓金桥经济开发区入列国家开发区循环化改造试点机遇,用足用好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南海路二期、东垅路、白杨路、金园路、污水管网等工程建设,提升承载能力,重点围绕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基地目标,突出抓好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项目的引进和推进,重点加快国展三期、汇能电子等项目建设,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功能集成,确保龙峰新材料、健通科技光纤光缆等项目建成投产,促进产业集聚,进一步提升开发区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优势。
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完成园区旅游发展规划和物流加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实施园区雨污水主管网工程、旅游集散中心等配套工程建设,做好铜陵动植物乐园、岁岁乐食品、中华白姜、顺东龟鳖、旅天下体验园等项目协调服务工作,力争凤丹科技、顺东龟鳖、旅天下体验园项目投产,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推进城乡融合,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发挥东部城区作为全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作用,启动东正大道西段、临津路北段等主干道建设,加快铜陵中学东城分校、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和商住项目,加快三月三城三期、汇森文化商业广场等建设进度,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提升人口集聚能力,吸引更多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和商住项目向东部城区集聚。继续加大五松城区市政设施建设,完成玉带河水系治理工程,加强市容市貌精细化管理,全方位提升五松城区形象。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域路网体系,配合做好G236、翠湖二路东延伸段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公路畅通提升工程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完成顺安至钟仓、顺安至朱村、朱村至义安区的农村客运班线收购。加强水利建设,争取顺安站开工建设。加大特色小镇培育扶持力度,重点支持钟鸣休闲养生小镇、江南天井小镇、永泉度假休闲小镇、犁桥漫生活小镇、弘桥智谷电商小镇5个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发展。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巩固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成果,在抓巩固促长效的基础上,重点建设10个省级中心村、5个市级中心村、4个特色自然村和老洲乡环岛综合示范带建设,实现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全覆盖。同步促进美丽村庄经营和美丽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有序实施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实现全区所有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扎实做好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强化措施,全面完成整改任务。进一步夯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和协调机制。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工程,全面构建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严格环境执法,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全面落实河长制,森林增长和绿化提升工程。全力抓好节能减排,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绿色经注,全面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五)深化改革开放,充分激活发展动力
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按照“四个一律”和“两个全程”要求,及时做好上级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等事项的衔接落实,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建立政府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中介服务清单、行政监管清单联动调整机制。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动清单管理制度改革落地生效。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根据上级部署,适时启动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监察体制和巡察制度改革、 环保监测监察执法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的改革。
巩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农业农村改革各项政策措施,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继续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工作。加大培育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规范有序地流转林地,扎实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努力拓展林业经营者的融资渠道。
(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水平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继续抓好38项民生工程实施,落实好促进就业创业政策,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以上。继续开展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提高城乡低保救助标准,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支持发展养老和健康服务业,进一步健全社会福利救助体系和残疾人保障服务体系。扎实做好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城中村改造工作,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加快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深入开展群众工作,健全部门联合接访办案机制。加强网络舆情收集处理,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抓好重要领域安全监督检查,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公共安全应急预案,加大应急管理、自救互救知识宣传力度,提升全民防灾自救能力。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加强文明创建,提高社会文明水平。深化法治义安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稳步发展社会事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增加教育供给,加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进教育品质提升六大工程,加快教育现代化水平,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确保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健康义安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区,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丰富签约服务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发展社区老年服务,促进统计、档案、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等其它社会事业健康发展。